地里的活基本上结束了,冬天也正式来了,小雪大雪下了几场。人们开始窝冬,李俊杰每天的日子还是蛮充实的,一方面要不断复背启蒙的那些书,为年后入村里的学堂启蒙做准备,另一方面每天早上起来后都要将林力叔教的拳法打一遍,虽然人小气势不足,但李俊杰还是感觉到身体更轻快了些。
进入腊月,家家户户都开始为过年做准备。今年天气不错,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丰收了。辛苦了一年四季,最后总要趁着过年犒劳犒劳一下自己。所以最近几乎天天都有村里人去县城采购年货。李俊杰使出浑身解数加上无数次的保证不到处乱跑,最终说服了他爹娘带他一起去采购年货。
李俊杰来到这个世界快三年半了,第一次出村子,逛县城。县城果然是一县最发达的地方。道路都是凿平的大石块铺砌的,经过岁月的打磨,现在的路已经很是平整,不像村里到处都是泥路。
接近年底的关系,整个县城大街上的人川流不息,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。李俊杰骑在他爹脖子上,看的眼花缭乱。布庄前各种年龄的女人进进出出,为家人扯布做新衣;包子铺前烟雾缭绕,一笼又一笼包子售罄; 书店里青衣学子或安静看书或买笔墨纸砚----
路边小摊各式,有的卖自家养的家禽,有的卖山里打的猎物,有书生摆摊代写书信或春联,有道士算命打卦的,有现做各种糖人的等等。
小儿子第一次来县城,李林胜买了一个猴子糖人哄儿子。李俊杰边刷着糖人,边留意各种街景。很快李俊杰发现这个时代的字和中国古代繁体字一样,他能连认带猜出店名,就像看以前的香港歌曲繁体字字幕一样,后世我们用的简体字其实有一部分是保留跟繁体字一样的,而改过的简体字也是从繁体字里简化的,大部分能猜出来对应的简繁字。这让李俊杰稍微松了口气,这样自己认字的速度应该更快一些。
辛苦了一年,难得过年,比平时要舍得花钱,一家三口逛了大概一个时辰,完成了年货的采买。有油盐酱醋,有红糖糕点,有各式鱼肉,还有几幅春联。李书兰还为全家人各扯了一身新衣布料。
除了自家的年货,李林胜夫妻两还买了准备给老宅以及李俊杰外祖家的年礼。年礼除了常见的鱼肉外,杨书兰还给四个老人各扯了一身新衣裳。
没分家以前,年礼都是婆婆规定好的,杨书兰在婆婆的监管下从来没给娘家爹娘扯过新衣裳。一来屈于婆婆的压力,二来没太多私房钱。现在好不容易分家了,说什么也要给自己爹娘扯套新衣裳。李林胜也知道这些年委屈媳妇了,自然也不会有意见。
大扫除,贴对联,拜神,祭祖,走亲戚,整个过年的气氛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。
开年了,李俊杰要去村里学堂启蒙的事被提上了日程。
之前去老宅送年礼的时候,李林胜和他爹李大山提了一嘴要送小儿子去启蒙的事,李大山除了有些复杂的表情,其他倒没说什么。虽然他在孙子读书这件事上做的不公平,但是总归是自己的亲孙子,没有不希望孙子更好些的。
只是小姜氏一听到这个就有些不平,私下里跟李林友抱怨道:“有那个钱送栓子读书还不如支持我家俊生,好歹我家俊生很快就能中了。哪像栓子才几岁的娃娃。”李林友也有些不得劲。
本来分家的时候,李林友觉得自家占了大便宜很是偷乐了一下,可是时间长了,李林友发现分家并没有想象的舒服,他分的田是多了,可是活也多了,以前三兄弟一起的时候他还能仗着自己年纪大指使弟弟们多干些,可分家后这些活都落在他身上,老二还有个快成年的大儿子帮忙,而自家的儿子只知道读书,田里的活一点都不沾手。
分家这半年多,李林友都感觉自己老了很多。反而两个弟弟因为自己当家作主越活越有精气神。只是再不得劲,已经分家了,他也没有办法再管到弟弟们。只希望俊生来年的考试能过中个秀才,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在两个弟弟面前抬得起头来。
李林胜带着李俊杰去了村里李夫子的学堂。
李俊杰觉得村里的这个学堂其实就相当于后世的幼儿园,只是后世幼儿园是玩乐为主,而这里的幼儿园是要正式启蒙认字的。
交了2两银钱,这是一年的束脩,不过这二两是不包含书、笔墨纸砚这些的。这二两的银钱,都够省钱的农家一年的花销了。就拿卖粮食来对比,农人辛辛苦苦忙活三个月能卖的粮食也就一二两左右,这前提还要是老天爷给饭吃。这样对比下来,还是读书人赚钱多。像李夫子一年一个学生就净赚2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