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武三十三年。</P>
朱棣长子,朱高炽,字雍鸣。</P>
在朱元璋撮合下,于凤阳,朱家老家,娶京营协统张麒之女。</P>
朱棣阔别大明十年。</P>
再次回到中原。</P>
在中原短暂停留半月,待雍鸣大婚结束,朱棣返还燕京。</P>
……</P>
时间转瞬来到洪武三十五年。</P>
嗒嗒嗒……</P>
有节奏的碰撞声中。</P>
一列火车,汽笛声中冒着白气,驶入一跳隧道中。</P>
黑暗中。</P>
几节简约却不失奢华的车厢内,油灯金黄的灯光,将车厢照的格外温馨。</P>
徐妙云、乌云、祈婳为首,一群在车厢内,喝茶聊天的女性们,好奇打量着,窗外黑漆漆的隧道。</P>
直到明亮的光芒再次透过车窗映入车厢内。</P>
众人才又开始低声交谈。</P>
徐妙云下意识,往前面一节车厢看去。</P>
眸中,自豪幸福的光彩,无法遮掩。</P>
……</P>
紧闭的车厢门内。</P>
尽头处,摆放着一张红木制成的大办公桌。</P>
叶茂为首,跟随朱棣巡视的内阁重臣,列坐车厢两侧。</P>
也颇为自豪,看着朱棣,凑在窗口查看窗外景象。</P>
朱棣看着火车冲出隧道,看着被甩在身后,渐行渐远的绵延山势,转身,来到桌案后,落座后,目光环视,高兴笑道:“吕宋省,北部这座隧道建成,咱们燕华铁路营建技术,就算是彻底满足了,遇水铺桥,逢山开路的技术条件了。”</P>
话中,朱棣扭头,再次看向窗外。</P>
窗户开着。</P>
风吹动纱帘。</P>
铁路两旁,阡陌纵横,连绵成片,绿油油的庄稼。</P>
一个个村庄中,时不时出现,冒着浓烟的烟囱,映入眼帘。</P>
叶茂等人也情不自禁看去。</P>
内心十分感慨。</P>
眼前的一切,说实话,曾经,追随王爷之前,他们敢都不敢想。</P>
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建设。</P>
现如今,农村水利、道路基建全部完成。</P>
并且,一路走到现在,村办工厂、手工业工坊,也基本完成了蒸汽化改造。</P>
眼前的一切,他们不但见证了,更是参与者。</P>
后世书写这段历史。</P>
他们这些追随王爷的人,肯定要被浓墨重彩写一笔。</P>
叶茂带领众人起身,“燕华有此亘古未有的盛世景象,全是王爷之功。”</P>
哈哈……</P>
朱棣爽朗大笑摆手:“你们就别拍我马屁了。”</P>
压了压手,等众人重新落座后,朱棣脸色渐变严肃。</P>
叶茂等人忙收敛笑容。</P>
朱棣说道:“过去二十年,我们取得了巨大成果,这是毋庸置疑的,没有人能抹杀,我以及在座诸位呕心沥血之功,但我们也要以史为鉴,越是这种烈火烹油的盛世景象当下,我们越要戒骄戒躁。”</P>
“历史上,盛极而衰的例子比比皆是,隋朝、唐朝。”</P>
“我看,唐朝最具典型性,也最值得我们引以为鉴,李隆基天宝年间,唐朝的盛况,达到了巅峰。”</P>
“可我们翻看历史,这个时期,发生了什么?”</P>
“经济上,李林甫担任宰相,彻底废除了稠佣制,通过改动币制,大肆提倡避实就虚的经济,更可怕的是,唐朝钱庄几乎被李林甫的族人,以及门生故吏垄断。”</P>
“政治上,盛世之下的奢靡,让官员们失去了,唐初勇于奋斗的精神,勾心斗角,争名夺利,渐渐成为朝堂主流,最终,逐渐演变为党争。”</P>
……</P>
“军事上,军人丧失荣誉感,将领把军权视为私有,视为自己谋取权力的筹码,而下面的将士,则单纯将从军,视为养家糊口,谁给钱,就给谁卖命,丢掉了唐初的家国情怀,丧失了,唐初军人的荣誉感。”</P>
……</P>
“李隆基本人,更是沉迷于盛世之功,完全忘记了,他能有此成就,是从太宗开始,几代人积累的成果,变得骄奢淫逸,做出强夺儿媳那等败坏风气,丧失民心之事。”</P>
“我很早就说过,一个群体,一个国家,想要塑造什么样的风气,很大程度,就看精英层。”</P>
“因为百姓都在学习、效仿精英层,在科技无法发展到,普通人可以拥有足够影响力的情况下,精英层就是一个国家,整体风气的引领者,策源地。”</P>
……</P>
众人认真听着。</P>
同时反思,自身、自家、以及燕华,有没有发生,朱棣口中提及的种种现象。</P>
有些苗头!</P>
这些年,朝堂的权力之争,已经有些苗头了。</P>
毕竟,燕华如今人口七百万。</P>
富足繁荣。</P>
达到了,历朝历代未有之盛世。</P>
可以说,创业已成,虽然斗争不似大明朝堂激烈,不择手段。</P>
可大家都为了今后,身前身后名,已经开始布局了。</P>
其次。</P>
他们这些官员,虽说富裕程度,比不上那些商人。</P>
但朝廷给的俸禄,以及绩效,退休之后,还能拿一份退休俸禄。</P>
家资也不少。</P>
更主要,他们有着,商人、工人、农民都没有的权力。</P>
他们能克己,可家人,尤其是孩子们,难免就会骄纵。</P>
就比如。</P>
近几年,文官子弟和武将子弟,经常约在燕京郊区,骑着自行车,要么浩浩荡荡搞自行车竞赛。</P>
要么,直接打群架。</P>
百姓看到这种现象怎么想?</P>
他们把这些小问题,小苗头忽略了。</P>
可王爷显然注意到了,这是在给大家敲警钟。</P>
等朱棣话落,蒋进忠开口,“王爷,各家的孩子们,这几年,的确闹腾的太厉害,虽然没有对百姓做什么,可毕竟,引发了不好的现象,臣以为,是不是可以,让他们去锻炼锻炼,比如去军营?”</P>
众人纷纷点头。</P>
“这是个不错的主意。”朱棣含笑点头,“我准备,组建一支,青年垦殖军团,主要招收,十六岁到二十三岁的青年,包括官员、将领、商人、工人、农民家孩子,人数规模暂定十万吧。”</P>
十万!</P>
众人不由震惊。</P>
却也耐心等着朱棣下文。</P>
“这些年,我们多次前往龙洲,对龙洲进行初步,较为详细的探查,我准备,把这支青年垦殖军团,送往龙洲,让这群来自各个群体的孩子,在那边,为我们今后,垦荒、建造迁民定居点做准备,采取轮训制度,两年期限结束,孩子们就回来,可以继续读书,也可以考取仕途,亦或是经商。”</P>
“此举,主要的目的,就是让咱们的孩子们,明白、体验创业之艰辛,锻炼他们的体魄、精神,同时,各个群体的孩子们相互接触,促进彼此间相互了解。”</P>
“咱们这一代人,了解工人、农民,可咱们的下一代、下下一代,他们含着金钥匙出生,得到了最好的资源和教育,可以说,各个都很优秀,但他们真正了解、工人、农民、商人吗?”</P>
……</P>
“王爷圣明!”</P>